流体管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流体管厂家
热门搜索: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中国制造的压力与出路-【资讯】

发布时间:2021-09-03 14:41:02 阅读: 来源:流体管厂家

因为劳动力、土地等基础成本上升,“中国制造”是否面临其他国家的竞争压力?过多强调保护劳动者权益,会否有损“中国制造”的优势?随着中国不断扩大对外开放,经济持续高速增长,这些疑问越来越引发各方面的激烈争论。

成为全球新兴的制造业中心,这其实是中国与世界共同发展的明智选择。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纷纷调整产业结构,将制造环节加速向中国内地转移。我们则充分利用劳动力、土地、税收等资源和政策优势,吸引大量外商投资设厂,迅速发展制造业。今天,没有人怀疑中国将继续吸纳更多制造和加工企业,从服装、玩具到机械、电脑,“中国制造”已经成为全球市场的重要标识,成为跨国产业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这无疑令人欣慰,它表明中国经过20多年改革开放,终于融入全球经济的和谐共振。即使因此不断引发贸易纠纷,面临流言困扰,“中国制造”仍需继续做大做强。

不过,随着整体经济实力和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特别是去年以来人民币汇率持续上升,“中国制造”引以为傲的低成本优势,似乎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从我们的近邻越南、印度,到发展水平差不多的拉美、东欧,逐渐涌起争夺制造订单的潜流。中国能否继续保持制造低成本?为了尽可能延续低成本优势,在中国的加工制造企业是否普遍存在超时加班、工资过低等损害劳动者权益的恶劣现象?这都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与争议。

从政府相关部门披露的情况看,在部分沿海发达地区,一些加工制造企业的员工待遇的确不容乐观。他们经常需要超时加班,工作条件也比较艰苦,更重要的是他们的工资水平,有的竟然与10年前差不多;同时,不少加工制造企业苦于招不到足够的熟练工人和高级技师。

究其原因,更大的挑战和背景,则是中国整体就业形势趋于严峻。权威部门统计,最近几年,新增劳动力供给压力不断加大,每年的供求缺口都超过1000万人,高校毕业生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下岗职工再就业,均面临供过于求的结构性矛盾。同时,制造业急需的技术工人和高级技师培训,却出现结构性缺失,无法满足中高级制造企业日益急迫的人才需要。

这种情况表明,中国的劳动力供应总体上仍然相当充足,似乎不应当存在所谓“民工荒”。但我们的劳动力结构和地区分布,却与加速向中国转移的制造业需求很不协调。比如,只要尽快改善交通等相关条件,一些需要更低廉劳动力成本或劳动力高度密集的制造企业,完全可以从中国沿海向中西部转移,而并不必然会被其他国家抢走制造订单。

同时,中国不仅是新兴的制造业中心,也在成为制造环节的研发集散地和产业配套中心,还是一个不断释放巨大潜力的消费市场。就是说,全球制造业大量向中国转移时,感受到的“产业集群”效应非常强,很难轻易就放弃“中国制造”。只要我们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更好地与全球产业发展接轨,不断强化制造、技术等配套环节,“中国制造”完全可以发挥出更大优势。

因此,我们要冷静分析各种压力与竞争,看到“中国制造”的整体优势,适度优化对外开放政策,加速产业结构调整。比如今后在吸引外资开设加工制造企业时,要更多地考虑与中国产业发展的互补性;考虑内外资待遇平等,而不是单纯给外资种种优惠;在土地转让、税收政策和员工权益保护等方面,我们更不能做无原则的退让。

特别是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今天,加工制造企业尤其应当以人为本。让大家都意识到要合理合法地管理企业,要健康地工作,体面地挣钱。

同时还要看到全球大趋势,越来越多有远见的跨国公司注重其社会责任,在中国的制造企业越是管理规范、以人为本,就越能赢得尊重,取得订单。因此在探索加强“中国制造”的优势时,任何短视行为都应当坚决摒弃。

,

消毒液生产线

iso认证

装修房子

影视会员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