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管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流体管厂家
热门搜索: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工业发展需要增添一抹绿-【新闻】

发布时间:2021-05-28 15:49:35 阅读: 来源:流体管厂家

工业发展需要增添“一抹绿”

我国的经济发展所取得的成绩举世瞩目,但是工业粗放式快速发展给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也触目惊心。空气质量下降、河湖污染加剧、水源和土壤被破坏等生态环境恶化,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和身体健康。我国工业向“绿色发展”的转型期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我国工业绿色化发展压力大

工信部部长苗圩在第三届绿色工业大会上表示,经过多年来的快速发展,我国工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但同时也需清醒认识到当前面临的能源资源和环境约束的矛盾日益突出。

工业能耗巨大

工信部节能司司长周长益在绿色工业高峰论坛上说,我国作为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即使采用目前最先进的技术,完成工业化所需的能源资源规模也是前所未有的,2012年全国能源消费量高达36.2亿吨标准煤,占世界能耗的21.3%,其中工业能耗总量约为26亿吨标准煤,比重超过了73%,而且还在呈上升趋势,今年以来,六大高耗能行业能源消耗量仍然在持续快速增长。

另外一方面,随着工业节能减排技术的推广和普及,我国工业能效水平提升取得了明显成效。据中国工程院重大咨询项目“工业绿色发展工程科技战略及对策”综合组张春霞介绍,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从2005年的2.59吨标准煤/万元降低至2010年的1.92吨标准煤/万元,以年均8.1%的能耗增长支撑了14.9%的工业增长。钢铁、建材、有色、化工等主要用能行业的单位产品能耗显著下降,2010年与2005年相比,钢铁、炼油、和水泥等行业综合能耗分别下降12.1%、15.1%和28.6%。

同时,清洁生产水平也得到了提升,工业废水排放强度不断降低,据中国环境统计年鉴显示,从2001年的46.5吨/万元降至2011年的12.3吨/万元。工业废气排放强度从2001年的3691立方米/万元降至2011年的3579立方米/万元。

然而,虽然随着科技的进步,工业行业单位产品的污染排放强度不断下降,但由于工业规模的快速粗放扩张,工业的总能耗和污染排放总量仍然过大并呈升高趋势。另外,由于工业是“三废”排放和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因此也导致我国生态和环境污染形势严峻。

发展绿色工业企业压力大

张春霞告诉记者,面对发展绿色工业的形势和要求,我国的工业企业也面临着空前的节约用能和环境保护的压力。一方面我国相关的环境保护、用能标准不断更新。如我国水泥工业颗粒物排放、氮氧化物排放、二氧化硫排放限值不断降低,2013年7月1日刚刚执行的新标准分别为50 毫克/立方米、450毫克/立方米、450毫克/立方米,而从2015年1月1日开始则下降为30毫克/立方米、320毫克/立方米、320毫克/立方米。其他工业行业,我国也公布了新的排放标准。如2012年10月公布了新的钢铁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2013年10月颁布了新修订的焦炭、粗钢能源消耗限额标准等。

另一方面,我国企业在发展绿色工业时急需技术和资金支持。目前很多企业现有工程技术、装备和管理水平难以支撑行业进行有效排放治理和监控。如钢铁同步脱硫脱硝工艺技术、二恶英类监控;水泥行业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同步脱除等。另外,我国的工业企业如果要达到新的排放标准,则需大量资金投入以达到管理上的提升,我国多数流程工业行业将长时期处于低盈利水平。以鞍钢为例,据初步估算:若要完成整改治理、达到新标准要求,“十二五”期间需要投入23.4亿元。

工业绿色化取得进展

苗圩介绍,近5年来,我国工业系统紧紧围绕国家节能减排目标,推进工业绿色发展取得重大进展。近几年来,规模以上企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接近30%,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累计降幅超过40%,化学需氧量排放降幅超过20%,主要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累计提高约9.2个百分点。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首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李晓西告诉记者,目前我国的工业正在往“绿色”方向发展。评价我国工业绿色发展情况主要包括6个指标,劳动生产率、单位工业增加值水耗、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六大高耗能行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

李晓西介绍,目前我国绿色发展指数排名前十位的分别是北京、青海、海南、上海、浙江、天津、福建、内蒙、江苏、陕西。这些地区主要表现为:首先是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具体包括传统产业不断改造升级、高科技行业快速发展、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增速有所放缓等。其次,资源利用方式向集约化推进,如工业能耗明显下降、非能源资源利用效率逐步改善。同时,环境友好程度不断提升,包括单位工业增加值废水排放量下降、单位工业增加值废气排放量得到一定控制、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大幅减少等。

尽管我国工业取得了“绿色”进展,但是仍然面临着很大的资源环境压力,加快推进工业的绿色化的任务紧迫。

产能过剩影响我国工业绿色化进程

业内人士表示,我国要想真正做到工业的绿色发展,当务之急是需解决好我国当前面临的产能严重过剩的问题。为此,2013年10月15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我国工业产能利用率低

国家发展改革委网站称,根据统计局调查,2013年上半年全国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8%,是2009年第四季度以来的最低点。在各相关行业协会调查的39个产品中,有21个产能利用率低于75%,其中光伏、电石等产品甚至不足60%。《意见》中指出,2012年底,我国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船舶产能利用率分别仅为72%、73.7%、71.9%、73.1%和75%,明显低于国际通常水平。业内人士指出,过低的工业产能利用率,说明了我国工业产能过剩问题严重,造成一定的资源浪费。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专栏作家沈建光认为,产能过剩一直是近年来我国产业发展的“痼疾”。据悉,无论是属于高耗能的电解铝、钢铁制造,还是新兴产业的光伏太阳能和风电,以及造船和钢铁业中高端产品的硅钢,均被业界公认为“产能过剩”。我国工业资源利用率低下,已经成为一种常态。

传统行业而言,根据我国工信部在其发布的《2012年中国工业经济运行上半年报告》中指出,中国钢铁行业产能过剩1.6亿吨以上。水泥产能过剩超过3亿吨。

有色金属行业的电解铝这些年的无序扩张也导致了其产能过剩。据悉,电解铝产能利用率在2007年将近90%,由于盈利丰厚,吸引了许多企业新建大规模产能。各地一窝蜂而上的结果是产能扩张太快,行业产能利用率迅速降低。

钢铁制造行业产能过剩也已持续好几年,在2007年前,粗钢产能利用率在83%以上,但2007年后产能利用率整体下了一个台阶,再也没有回到80%,即长期产能过剩的体现。

新兴产业方面也有不少案例。据报道,风力发电机组制造业目前产能闲置逾40%;光伏产业产能也严重过剩,据工信部下属的光伏产业联盟对所属160多家企业的统计,产能己经达到了35吉瓦,全国光伏企业总产能在40吉瓦上下,比世界其他国家的总装机量还多。

产能严重过剩越来越成为我国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诸多问题的根源。企业经营困难、财政收入下降、金融风险积累等,都与产能严重过剩密切相联,同时也造成了资源浪费和生态环境的破坏。

导致产能严重过剩的因素多

《意见》指出,当前,我国出现产能严重过剩主要受发展阶段、发展理念和体制机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阶段,市场需求快速增长,一些企业对市场预期过于乐观,盲目投资,加剧了产能扩张;部分行业发展方式粗放,创新能力不强,产业集中度低,没有形成由优强企业主导的产业发展格局,导致行业无序竞争、重复建设严重;一些地方过于追求发展速度,过分倚重投资拉动,通过廉价供地、税收减免、低价配置资源等方式招商引资,助推了重复投资和产能扩张;与此同时,资源要素市场化改革滞后,政策、规划、标准、环保等引导和约束不强,投资体制和管理方式不完善,监督检查和责任追究不到位,导致生产要素价格扭曲,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不健全,市场机制作用未能有效发挥,落后产能退出渠道不畅,产能过剩矛盾不断加剧。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部副部长石耀东则从产能过剩产生的源头做出了深入分析。他认为,从根本上来说,产能过剩问题之所以比较突出,是因为在产能的形成过程中,可能有一些非市场的因素在发挥作用,在阻碍市场机制优胜劣汰的功能发挥,包括扭曲的价格因素,在招商引资过程中,一些地方政府为了拉投资、拉项目,给予一些低价,甚至在劳动力的方面也给予很多的优惠政策。

同时也有业内专家分析认为,我国出现普遍的产能过剩,首先主要是因为过度竞争的市场环境,甚至错误的激励机制和考核机制,或者是不强调合作的社会机制,由此造成大量的重复建设。其次是企业自发的潮涌现象,即对于收益高的行业和产业,且进入门槛不是太高的情况下,大家争相上马生产,因此很容易导致生产的产品过多。同时,还存在着不合理的退出和进入机制,如很多时候某个行业很容易进入的企业过多,但是在行业出现产能过剩时,却不能阻止新的企业进入,或者企业想退出却没法退出,此时就很容易出现产能过剩。

解决产能过剩复杂而艰巨

《意见》指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供给适度大于需求是市场竞争机制发挥作用的前提,有利于调节供需,促进技术进步与管理创新。但产品生产能力严重超过有效需求时,将会造成社会资源巨大浪费,降低资源配置效率,阻碍产业结构升级。

石耀东认为,要解决我国的产能过剩,需解决好产能退出的问题。一是让市场机制发挥作用;二是政府的干预应由过去注重事前审批的投资规模转向事前、事中、事后监管,并以节能、环保、安全、质量、土地利用等方面作为标准,同时在政策上对一些产能的退出给予一定援助,比如说设立一些产业退出援助基金。从日韩过去的经验来看,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办法,对设备的更新,对人员的安置,对一些债务的处理,政府提供援助是非常必要的;三是以创新推动产业升级,结合这几年面临的成本上升的大背景,推动产业升级需要一些抓手,这些抓手需要从创新上,从品牌的竞争力上,从延伸价值链上去寻找。

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协调司副巡视员李忠娟指出,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是一项十分复杂、艰巨而又紧迫的任务,需要各相关部门形成合力,更需要地方政府、行业协会、企业的大力支持。

同时,也有业内专家认为,对于产能过剩的行业,国家应该严格限制贷款通道,不允许再扩建新产能,但鼓励行业兼并提高集中度,实现规模化的生产降低成本。另外,提高设备折旧率的标准,折旧率超标的设备作为落后产能淘汰,提高行业整体效率。

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必然带来阵痛,有的行业甚至会伤筋动骨,但从全局和长远来看,遏制矛盾进一步加剧,引导好投资方向,对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转型升级,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意义重大。因此,要坚决控制增量、优化存量,深化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加快建立和完善以市场为主导的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长效机制。这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任务十分艰巨,要精心谋划、总体部署、统筹安排,积极稳妥加以推进。

绿色工业如何发展成为重要议题

在认识到发展绿色工业的紧急和重要性以后,如何推动我国工业快速健康稳定转型成为当下重要的议题。据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定义,发展绿色工业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绿化”现有工业;二是建设新型“绿色工业”。

科技推动传统工业绿色转型

周长益在第三届绿色工业大会中强调,技术创新是发展绿色工业的保障。建设绿色工业体系,从根本上来说需要依靠技术创新,无论是节能、节水、清洁生产或者资源综合利用等,各项工作的推进都离不开技术的进步。因此,要持续不断地鼓励支持技术创新,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为工业生产、社会生活提供一批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技术、产品、装备。

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李毅中在“绿色工业高峰论坛”上也强调需进一步加强关键节能减排的技术改造,加快高效锅炉、高效电机的推广应用;加快推进先进燃烧技术装备、节能汽车先进技术装备的更新换代,提升烟气、尾气等废气治理、污水处理、垃圾处理以及在线监测等环保技术装备的水平,发展再制造、城市矿产、废气物资源化等循环综合利用;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推进环境第三方治理,由此解决部分排污企业自己不治理或者不会治理的问题,第三方治理将更加专业化,预计能取得更好的治理效果。

同时,加快发展非化石能源的利用,集中开发利用水能、核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发展新能源时首先要加强科技攻关,掌握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并且需要重视开拓市场,扩大内需。

多方合力推动绿色工业发展

周长益强调,推动绿色工业发展首先需要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和推动作用。建设绿色工业体系关系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政府责无旁贷。通过第三届绿色工业大会,各国的实践和专家的讨论也反映出,政府通过制定绿色工业发展战略,建立与绿色工业发展相一致的法律框架及政策机制,引导公众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在实现工业经济绿色转型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引领作用。

其次,企业是发展绿色工业的主体。作为工业企业,必须认识到企业在生产经营中既承担着绿色发展的社会责任,也能够从绿色发展中获得经济效益。节约能源资源,是企业节约成本的重要举措;污染物达标排放,是企业依法生产经营的责任;为周边地区综合利用垃圾、处理污水,承担更多社会责任,是企业与当地社会和谐发展的必然选择。企业只有把自身发展和绿色发展结合起来,才能实现更高的能源效率、更少的污染排放,从而实现可持续、包容发展。

另外,苗圩提出,由于发达国家积累了先进的节能减排技术推进绿色工业发展,因此需要加强国际间交流与合作,各国之间需加强政策和实践经验交流,推进技术创新与交流合作。

同时,工信部副部长苏波认为,工业发展到目前这个阶段,治理环境污染、走绿色发展道路已经不是靠哪一个点、哪一个阶段、哪一个产品或者是哪一种设备来单打独斗能完成的,一定要从工艺、设备、设计和使用的全过程来共同实现绿色发展。

完善政策法规保障绿色发展

发展绿色工业离不开政策法规的保障。苗圩表示,为加快工业的绿色发展,需加快建立绿色发展政策机制,健全的激励约束机制是发展绿色工业的重要保障。加强工业节能、节水、资源循环利用法规建设,推进余热余压发电上网、分布式能源、阶梯电价等政策机制建设。实施有利于资源再生、再制造产业发展的税收扶持政策,完善合同能源管理等市场新机制,探索建立绿色工业评价体系,引导工业发展从追求规模速度向注重质量效益转变。

发展绿色工业还要坚持完善节能环保的目标责任制,开展能源管理的绩效评价和清洁生产状况的评估,加强能源管控、环境监测,实行严格的、强制性的节能环保标准。目前我国多数行业的经济技术指标与国际水平仍然存在比较大的差距。

李毅中强调,发展绿色工业需加快资源税费改革,环保税费的改革,高耗能、高污染行业需要进行征收消费税,通过价、税手段促进环保。实行碳排放、碳交易的制度,尽快实行资源有偿使用、环境生态补偿的机制。李毅中还建议要改进对领导干部的政绩考核机制,把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生态文明纳入任期目标责任制,制定完整的可测评、可考核的量化指标,要促进各级领导把生态文明纳入当地或本部门的发展规划,并且付诸实施,防止避免短期行为,把过去的“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应该改为“为官一任造福后代”。

另外,张春霞认为,发展绿色工业还需加强对公众的宣传教育。如在学校课程中增加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的教育内容,在城市社区和工业集中区讲授绿色发展意义和政策,在干部和企业职工中结合具体的采购、生产、营销等业务讲解绿色发展的具体内涵和实例。

辽源定制工作服

长沙职业装设计

甘肃工服定制